【卡車之家 原創】網傳信息顯示貨拉拉司機自發組織全國平臺用戶放假三天,即11月16日、17日、18日停止接單,從而抵制貨拉拉本次平臺規則調整。
經濟下行,貨運市場行情差,困在平臺里的“貨拉拉”們終于意識覺醒還是?
● 交了會員費還要抽成 貨拉拉們集體罷工
“今天不接單是為了明天更好”,“為什么交了會員費還要抽成”......11月16日,不少貨拉拉司機在社交平臺表達對貨拉拉現行訂單規則的不滿,并在視頻中稱未來三日不再接單。
從大家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出,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會員費疊加抽成。
今年以來,司機在辦理平臺會員后,每一單還需要向平臺上交5%-15%的抽成。在此之前,只要交了會員費,平臺不再抽成。
二、每公里收入偏低。
貨拉拉平臺現在是按照導航距離計算一口價,但導航跟實際行車路線有偏差,導航會顯示一個理想化的直線最近距離,但實際行車時必須開更遠才能到達。
也就是司機需要走更遠,但卻賺不到相匹配的錢,甚至可能虧本。
● 核心訴求是對收入太低不滿 貨拉拉回應
據悉,作為貨運大省的廣東省貨拉拉司機最多,有業內人士透露,此次罷工廣東地區停運情況最突出。當然,訴求也最全面。
網傳的一張圖片顯示,廣東地區貨拉拉司機共有16條訴求,核心訴求包括明碼標價,不克扣公里數;平臺會員費跟訂單抽成二選一;其他訴求還包括,取消微面車型、懲罰惡意下單用戶等。
當然,另外有貨拉拉司機表示,他們本質是對收入太低不滿。所以,此次集體罷工,是為了讓貨拉拉平臺給司機一個合理的收入。
對此,貨拉拉公司回應稱:目前平臺運營正常,出現無人接單情況可能是因為周邊符合的車型較少,可以耐心等待或是嘗試添加小費。對于司機們的訴求已經知曉,平臺理解和尊重司機們,會進行研究和評估。
● 多次被約談 平臺溫水煮青蛙不靈了
以前,平臺對于規則的制定都是采用溫水煮青蛙式的操作,比如交會費、充VVIP、調整抽成比例等,一點一點試探司機們的底線。
對于此次集體停運的原因,司機們反映的核心問題就是運費太低。
但今年以來,包括貨拉拉在內的多家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因“損害了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等問題,今年1月、7月、8月以及9月已四次被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約談。
特別是今年的9月30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在最新一輪針對貨拉拉等平臺的約談中指出,近期通過網民留言、群眾來電來信等渠道發現,部分平臺公司依然存在多重收費、壓價競爭、拖欠貨車司機運費等問題,損害了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并要求貨拉拉等平臺“切實保障廣大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壓倒駱駝的最后一個稻草?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對于此次從珠三角刮到全國的貨拉拉停運風波,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有人將原因歸咎于今年的貨運市場行情不好,司機情緒比較大。筆者卻認為這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僅僅是貨拉拉,現如今頭部的幾家貨運平臺早起都是通過野蠻生長的方式起家的。他們跟著互聯網的浪潮,利用資本,前期通過瘋狂補貼吸引新手司機注冊、加入。盲目的擴張導致的平臺司機冗余和難以為繼的訂單,給供需矛盾的爆發埋下了巨大隱患。
而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尚未形成一個成熟的盈利模式,即便是頭部企業也仍然面臨嚴峻的競爭和盈利壓力。在競爭和虧損壓力之下,平臺不得不從司機身上薅羊毛,這被認為是與司機爆發糾紛的深層次誘因之一。
而前期埋下的隱患,在疫情的催化下,矛盾更加凸顯。
最終,那些沒有貨源、通過貸款買車,又依賴平臺養車的司機最終給了平臺最重一擊。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 編后語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平臺靠司機撐起來,如果不能服務于司機,終將反噬。這次,“貨拉拉們”的覺醒,不僅僅是給貨拉拉,更是給國內貨運平臺一次嚴重的警告。